个人资料
姓名:马毅
部门:天津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性别:男
民族:回族
专业技术职务:研究员
毕业院校: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博士
电子邮箱:tjnnyz@126.com
办公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17公里处畜牧兽医研究所
通讯地址:天津市西青区S110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农业科学院)
邮编:300192
传真:无
教育经历
1995.9-1999.6,西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系畜牧专业,农学学士;
1999.9-2002.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农学硕士;
2002.9-2005.6,中国农业大学生理学专业,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
2005.9-2007.9 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天津大学 博士后;
2007.10-2016.2 天津市奶牛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期间:2012.9-12,美国维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高级访问学者;
2013.6-7 德国不莱梅应用工程大学高级研修班;
2016.3-今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2019.12-今天津市奶牛(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个人简介
马毅,男,1976-,甘肃平凉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奶牛(肉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专委会委员,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专委会委员。
社会职务
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常务理事、生物信息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常务理事、国家奶牛疾病防治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全国乳肉兼用牛自主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天津市奶牛育种技术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奶牛遗传改良与乳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广西水牛遗传繁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牛遗传育种与繁殖
目前主要从事牛(奶牛、肉牛、牦牛)高效繁育机理及技术研究和牛新品种培育。参与全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牵头天津市奶牛联合育种工作,开展牛种质资源发掘与鉴定、高效繁育技术研究集成与新品种培育、示范推广等工作。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无
研究生课程:无
科研项目
1、2012.4- 2014.3国家农转项目《高产奶牛体外性控胚胎生产技术的中试应用》,主持。
2、2012.01-2014.12国家星火重大项目《都市型奶牛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主持。
3、2012.01-2014.12天津市农委重点《种质奶牛基础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主持。
4、2012.10-2015.09天津市种业专项《荷斯坦奶牛体外性控胚胎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集成和示范应用》,技术负责人。
5、2015.10-2017.9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平台建设》,主持。
6、2018.01-2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PTEN/CREB 通路调控脂肪酸代谢的分子机理研究》,技术负责人。
7、2020.1-2024.12天津市农委《天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项资金》体系首席专家。
8、2019.12-2021.12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天津奶业科技创新与优质乳工程服务平台》技术负责人。
9、2017.01-2019.12天津市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牛生物繁育技术创新创业团队》项目主持人。
10、2019.10-2021.3天津市科技支撑项目《牦牛杂交改良及高效快繁技术推广示范》主持人。
11、2017.1-2019.12天津市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专项资金《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繁育岗位专家》。
12、2016.10-2020.3天津市种业专项《顶级奶牛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应用》项目主持人。
13、2019.10-2021.9天津市科技支撑项目《中小型奶牛场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主持人。
14、2019.10-2022.09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奶牛新品系-滨海红牛的培育》技术负责人。
15、2017.10-2020.09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肉牛体外胚胎生产技术集成研究》技术负责人。
16、2020.4-2021.9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项目《平凉红牛高效选育及其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应用》 技术负责人。
17、2021.4-2023.3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西藏昌都3万头牦牛杂家改良技术集成示范》,主持人。
18、2021.7-2022.6夏河县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专项《甘南高原草畜种质资源鉴定及高效繁育技术集成示范》,主持人。
19、2021.8-2022.11武威市古浪县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高产奶牛养殖技术与集成示范》,承担单位负责人。
20、2021.10-2022.12泾川县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专项《基于分子育种和胚胎工程技术的平凉红牛高效繁育技术集成应用》,承担单位负责人。
21、2021.10-2023.9甘肃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牦牛高效杂交繁育体系建立及标准化饲养技术集成与示范》,承担单位负责人。
22、2021.11-2022.6景泰县东西部协作科技创新专项《西门塔尔牛育种核心群建立及应用》,承担单位负责人。
23、2021-9-2022.6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天津都市型奶业产业集群),主持人。
24、2022.1-2022.12种业创新研究项目“奶牛重要经济性状分子精准鉴定研究”,主持人。
科技成果
代表性论文:
1、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3 (FABP3) promoter and its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by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 (CREB1) in goat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animal biotechnology,2022, 通讯作者.
2、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1 (CREB1) Promotes 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Synthesis and Triacylglycerol Accumulation in Goat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Animals,2020, :1829-,通讯作者.
3、 Transcriptional memory inherited from donor cells is a developmental defect of bovine cloned embryosThe FASEB Journal,2020,通讯作者.
4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milk components in Chinese Holstein cows using si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Livestock Science,2020 通讯作者.
5、干扰ELOVL6基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J].中国饲料,2021(19):1-8.通讯作者.
6、奶山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J].中国饲料,2021(17):10-15. 通讯作者.
7、脱氧雪腐烯醇(DON)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发育能力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21,52(09):2475-2483. 通讯作者.
8、不同株距与氮水平对夏玉米全株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J].饲料研究,2021,44(23):110-113. 通讯作者.
9、不同乳酸菌组合对苜蓿青贮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草地学报,2021,29(02):388-395. 通讯作者.
10、行距和施肥对饲用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J].中国饲料,2021(13):98-102. 通讯作者.
11、2019年天津市全株玉米窖贮前营养品质调研[J].饲料研究,2021,44(04):79-82. 通讯作者.
12、奶牛反刍行为的智能化监测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21(07):3-6. 通讯作者.
13、枯草芽孢杆菌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饲料,2020(09):26-29. 通讯作者.
14、.miRNA-206对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0,28(11):1985-1993. 通讯作者.
15、干扰PTEN基因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20,51(04):851-860.
16、不同培养液及微滴内卵母细胞数等因素对肉牛体外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20,41(05):46-51. 通讯作者.
17、干扰CREB基因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9,50(12):2413-2421. 通讯作者.
18、日粮中添加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J].饲料研究,2019,42(09):8-10. 通讯作者.
19、天津市全株玉米青贮质量评价分析[J].饲料研究,2019,42(11):57-60. 通讯作者.
20、超排前有腔卵泡数对青年和牛体内胚胎生产效率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9,55(03):63-65. 通讯作者.
21、不同配比的木醋液与甲酸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J].中国饲料,2018(03):50-53. 通讯作者.
22、不同刈割时期和留茬高度紫花苜蓿品质动态研究[J].中国饲料,2018(03):40-44. 通讯作者.
23、不同剂量木醋液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J].家畜生态学报,2018,39(03):58-61. 通讯作者.
24、Ma Y, Chen X Q, Li Q, et al. Effect of thyroid hormone o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myostatin in rat skeletal muscle.[J]. Asian 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 2009, 22(2):275-281. 第1作者.
25、PDA荷斯坦奶牛体型线性评定嵌入式系统开发[J]. 农业网络信息, 2010(7):27-30. 第1作者.
26、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效果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1):113-116. 第1作者.
27、应用重组肌肉抑制素C-端重组蛋白提高仔鼠出生质量的研究[J]. 畜牧兽医学报, 2010, 41(1):112-116. 第1作者.
28、肌肉抑制素与“双肌”表型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国畜牧杂志, 2008, 44(3):60-64. 第1作者.
著作:
1、《牦牛高效养殖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出版 主编
2、《奶牛高效繁殖原理及调控技术》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 主编
3、《疫情下奶牛健康生产技术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主编
4、《兽医产科学问答题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副主编
5、《规模化奶牛场生产与经营管理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编者
6、《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科普读物》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编者
发明专利:
1、一种中国荷斯坦奶牛抗苗勒氏激素检测方法及应用(ZL201310485055.1)
2、一种利用全基因组选择和性控胚胎技术培育优良种公牛的方法(ZL201310485054.7)
3、一种荷斯坦种公牛专用颗粒精料及应用(201910077548.9)
4、专用颗粒精料在促进荷斯坦种公犊生长发育方面的应用(201910077549.3)
5、一种通过建立体尺生长曲线进行西荷杂交一代牛日粮调控的方法(2019110988439.9)
6、一种德系西门塔尔犊牛的饲养方法及应用(201911390994.1)。
7、一种牛精液冷冻稀释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2010744351.9)
荣誉及奖励
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软件著作权2项,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参)编专著5本;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等奖1项,3等奖1项。
荣誉称号有:全国奶业先进工作者(突出贡献者)、全国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先进个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与中科院合作先进个人、天津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天津市国资系统衔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