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培育与申报工作,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引导支持,全方位助力科研人员开展前沿探索。为深入展现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丰硕成果,分享获批教师在科研攻坚、基金申报中的宝贵经验,即日起推出“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经验谈系列报道”,希望广大师生以此为契机,汲取科研精神养分,坚守学术初心,勇攀科学高峰,为学校科研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共同书写我校科研创新的崭新篇章。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洪亮:做三四月的事,七八月自有结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支持我们的学术追求和创新探索,作为青年教师更是深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重要性。这次项目能够获得资助,归功于老师们的倾囊相助和自己的不断耕耘。本次获资助项目名称为“纳米益生元激活植物乳杆菌群体感应系统提高细菌素表达的机制研究”,项目契合国家在经济动物养殖端的“禁抗令”,以前期研究的表型结果为基础,进一步揭示纳米益生元提高植物乳杆菌细菌素表达的机制,为研制同时具备强抗逆性及抑菌性能的微生态制剂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入职以来,本人主持科研项目4项,参与4项,现将国家自然基金从三次落榜到中标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经验与大家分享。
本子质量是关键。对于青年基金来说,本子质量相对于代表作更重要。本子尽量简单易懂,要让评委快速了解课题的选题价值,创新性和可行性,近几年有更多大同行参与到函评,这一点尤为重要。本子需要逻辑清晰,要做到环环相扣,需要一步步推到。今年申报书中我将研究背景,科学问题来源,解决方案等重要的逻辑点均以图片摘要的形式展示,尽可能让评审专家能快速清晰的了解本子的内容。同时学习优秀的本子,特别是近一两年的本子,做到仔细研读,学习行文逻辑、段落结构、用词表达等。
与同事交流,虚心请教。前三次申报时,我基本没有和同事进行交流。初次申请,因为在国外读的研究生,没有受过国自然标书写作的训练,也不习惯中文科技写作,凭着写论文的经验自以为是,独自闭门造车,效果自然不佳。今年在申请时我向经验丰富的同事们请教,让每个不同专业的大同行都能看懂本子的内容,综合多人的意见逐字逐句不断完善本子,才有了现在的结果。
心态积极乐观。此次国自然的获批也让我更加坚信国自然的评审相对公平,基金项目的获批是科研工作不断积累的结果,大家只要专注于自己本子的质量和研究的基础,一定会获得回报。未能获批,无需气馁也不要否定自己的工作甚至放弃,一一解决评审专家提出的改进意见,来年继续。
总之,科研是积累的过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好三四月的事情,七八月才会有好结果。
编辑:祁家伟 审校:于建强、王学蓓、祁家伟
注: 文章来自公众号【天津农学院官微平台】